分保、等保、关保、密评——3保1评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信息安全领域,各种等级保护制度是为了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信息泄露、篡改和破坏。其中,分保、等保、关保、密评是四种常见的等级保护制度,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将对这四种制度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读者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特点,一、分保分保,即分级保护,是一种针对不同安全风险等级的信息系统制定的安全保护措施。

根据通知,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分为五个等级,从一级到五级逐级递增,分别对应不同的安全防护能力。二、等保等保,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中国政府为了保障国家信息安全而制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分为五个等级,从一级到五级逐级递增,分别对应不同的安全防护能力。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备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备案办理流程:一步:定级;(定级是等级保护的首要环节)二步:备案;(备案是等级保护的核心)三步:建设整改;(建设整改是等级保护工作落实的关键)四步:等级测评;(等级测评是评价安全保护状况的方法)五步:监督检查。敏感安全标记是强制访问控制的依据,主客体都有,它存在的形式无所谓,可能是整形的数字,也可能是字母,总之它表示主客体的安全级别;强制访问控制就是依据这个级别来决定主体以何种权限对客体进行操作,敏感标记是由强认证的安全管理员进行设置的。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5个级别如下:第一级(自主保护级)一般适用于小型私营、个体企业、中小学,乡镇所属信息系统、县级单位中一般的信息统。第二级(指导保护级)一般适用于县级其些单位中的重要信息系统;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一般的信息系统。例如非涉及工作秘密、商业秘密、敏感信息的办公系统和管理系统等。第三级(监督保护级)一般适用于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内部重要的信息系统,例如涉及工作秘密、商业秘密、敏感信息的办公系统和管理系统;
中央各部委、省(区、市)门户网站和重要网站;跨省连接的网络系统等。第四级(强制保护级)一般适用于国家重要领域、重要部门中的特别重要系统以及核心系统,例如电力、电信、广电、铁路、民航、银行、税务等重要、部门的生产、调度、指挥等涉及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的核心系统。第五级(专控保护级)一般适用于国家重要领域、重要部门中的极端重要系统。